【新教材培训】课例展示:二年级上册《不同的天气》-陈晨
《不同旳天气》教学设计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陈晨
【资料来源】2025年教科版科学教材全国培训会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节课,本课对应课程标准1~2年级学习内容"10.1天气和气候"的第一点"知道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和"10.1天气和气候"的第二点"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本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节课,是继上一课认识空气后,继续对地球家园展开具体认识,学习不同的天气。本课主要是比较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并描述不同天气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生活中常见的阴、晴、雨、雪、风的天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对天气进行简单的区分,但是对于天气对人类生活、动植物影响的认知比较零散和跳跃,缺乏一定的梳理、比较。本课中,教师需要有条理地梳理天气对人类生活、动植物影响,并建立天气与动植物、人类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目标
l 知道天气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l 认识到天气会影响人类生活和动植物。
2.科学思维目标
l 能观察不同天气比较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的特点。
l 描述天气对动植物、人类的影响,能比较、分析、归纳天气对动物和人类影响的区别。
3.探究实践目标
l 通过观察和搜集各种各种天气信息的信息,描述天气对动植物、人类的影响。
l 通过图画和文字的方式,记录天气的特点。
4.态度责任目标
l 通过记录天气特点,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l 通过描述天气变化对人类及动植物的影响,体会天气与动植物、人类的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区分和描述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的特点。
难点: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准备
各种天气的图片、观察记录单等。
六、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与时间 |
教师指导活动 |
学生学习活动 |
评价要点 |
(一)引课 (3分钟)
|
询问学生知道的天气种类,引出课题《不同的天气》。 |
回答知道的常见天气,如晴天、 阴天、雨天等。 |
学生能否积极回答,对天气的种类有基本了解。 |
粘贴天气名称,明确本节课研究内容。 |
跟随教师思路,准备进入新课学习。 |
学生是否关注教师板贴,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充满期待。 |
|
(二)探索 天气的特点 (5分钟) |
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些天气, 并玩游戏考验学生。 |
回答了解,并参与游戏,根据天气名称指出对应图片。 |
学生能否准确指出正确图片,对天气的特点有初步认识。 |
引导学生说出每种天气的特点, 并板贴相应符号。 |
描述天气特点,如晴天有大太阳, 阴天没有太阳等。 |
学生能否准确描述天气特点, 语言组织能力如何。 |
|
提问学生最喜欢哪种天气, 并引出天气的影响。 |
回答最喜欢的天气及原因。 |
学生是否能表达个人喜好, 并初步思考天气的影响。 |
|
(三)探索 天气的影响 (10分钟) |
分组讨论,结合图片和经验, 说出天气的影响。 |
小组讨论,记录讨论结果, 准备汇报。 |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能否结合图片和经验说出天气的影响。 |
引导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并板书关键词。 |
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如晴天对小蜜蜂采蜜的影响等。 |
学生能否清晰汇报讨论结果, 语言表达是否准确。 |
|
提问学生从这些讨论中有什么发现。 |
回答天气对动物、植物、人类都有影响,影响有利有弊。 |
学生是否能总结天气影响的规律, 思考是否深入。 |
|
四、户外观察记录天气的特点 (17分钟) |
观察前指导 |
介绍记录单,说明记录方法, 强调观察重点。 |
认真听讲,了解记录方法, 准备观察工具。 |
提问学生观察时还需要注意什么。 |
回答注意安全, 不用眼睛直视等。 |
学生是否能提出合理的观察注意事项, 安全意识如何。 |
|
观察活动 |
指导学生观察, 记录有特点的观察笔记。 |
按要求观察天气,记录天气特点和影响。 |
|
汇报 |
展示学生观察结果, 进行评价。 |
汇报观察到旳结果,接受 教师和同学的评价。 |
|
评价: 根据记录水平和记录内容进行评价, 鼓励优秀记录。 |
倾听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学习优秀记录方法。 |
评价是否全面、客观,能否激励学生改进记录方法。 |
|
结语 (5分钟) |
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引出下节课预告。 |
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 期待下节课学习。 |
学生是否能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对下节课是否充满期待。 |
7. 板书设计
【教学课件】
【课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