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 回到顶部
  • 0571-56870075
  • QQ客服
  • 小学科学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网《科学风》第94期(新锐教师展示:余沁)课例《《影子的秘密》

首页    教学研究    优秀课例    小学科学教学网《科学风》第94期(新锐教师展示:余沁)课例《《影子的秘密》

小学科学教学网《科学风》第94期(新锐教师展示:余沁)

 

转载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WhPRXzRgQK6L4GX6JC6jg

 

本期科学风栏目主要内容为“新锐教师”余沁老师风采展,余沁老师的教学的经典课堂。

 

新锐教师简介:

IMG_256

余沁:绍兴市上虞区上德实验小学科学教研组长,一级教师,上虞区先进个人,所带班级被评为区先进班集体。曾执教浙江省公开课,获浙江省五育七彩课堂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及“优秀社团活动”,绍兴市之江汇优秀空间,区精品课程,区课题一等奖,区录像课一等奖,区论文一等奖,区项目化案例一等奖;辅导学生获区头脑运动会一等奖。8年教龄中有7年扎根乡村学校,带领农村孩子“追逐彩虹、播种太阳”,创设《七彩彩虹润童年》实验课程获省级荣誉,撰写“播种向日葵”主题案例征文获区级奖项;后因乡村学校撤并开启城区教学工作。在职期间,一直是小学科学教学网的学习积极份子,在小学科学教学论坛中耕帖收获37个精华帖,获评“小学科学教学网优秀会员”以及喻伯军名师网络工作室“我与每月研修的故事”征文优胜奖。
评课人简介:

朱钻飚:绍兴市上虞区小学科学教研员,小学科学教学网管理员。浙派名师培养对象、之江汇省级讲师,绍兴市学科带头人、实验室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科技辅导员等。致力“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教学实践,曾获浙江省教学活动评审、学科论文、多媒体课件一等奖,多项教学成果、教研课题在省市获奖,多次参编相关教学辅导用书,开出公开课、讲座100余次,所带团队多次获省优秀教研团队和优秀网络教研团队,多次参与中西部公益教学活动。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

《影子的秘密》课堂实录

绍兴市上虞区上德实验小学  余沁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光和影的实验,能解释影子形成的原因,认识到光源和阻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长短、大小和方向的变化。

科学思维:在观察记录,分析、交流研讨活动中,能初步归纳概括出产生影子的条件和影响影子变化的规律。

探究实践:能观察发现光影现象,并根据提供的器材,探究开展光和影的实验规律,并根据实验规律创造更多有趣的手影戏。

态度责任:在观察实验中激发探索“影子的秘密”的兴趣,乐于探究更多光影秘密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了解产生影子的条件,初步了解影子变化的规律。

难点:引导开展影子变化实验,初步了解影子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学生用具:黑暗的环境、手电筒、木圆柱、白板、实验记录单。

教师用具:教学课件、手电筒、木圆柱、白板。

【教学过程】

一、聚焦:探寻影子

0.准备好了吗?嗯,看到同学们坐得端正,双目有神,表情专注,奖励每位同学1枚“专注吉象”。“吉象”是我们上虞的城市IP形象,今天也将陪伴我们一起走进科学课堂。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阳光下的影子》。看,这是谁的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太阳照射产生的。

这个呢?

——这是人的影子。

2.同学们还记得阳光与影子的关系吗?你可以帮我补充。

太阳公公起得早,照的我们影子长!

早上太阳在东边,我们影子在西边!

中午太阳在南边,我们影子在北边。

傍晚太阳在西边,我们影子在东边。

真不错,我们利用儿歌,总结了阳光下物体影子的规律。

3.古时候的人们就是根据这种现象,发明了这个,是什么?

——日晷。

你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吗?

——看时间的。

你知道它的原理吗?

——利用晷针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来计时。

确实如此。

4.那么同学们,在生活中,在哪里也见过影子?

——日光下和灯光下。

仔细观察生活。

——奶茶店的灯牌下。

看来生活中的影子很常见。

二、探索:创玩影子

(一)创造影子

1.那我们能不能现场创造一个影子?需要什么?

——手电筒。

我这里有手电筒光。你能造个影子吗?

——需要有光。

嗯,你说要有光,这手电筒不亮可不行。【板贴材料:手电筒;“光源”】

还需要什么?

——物体。

我找找,这个木圆柱可以吗?试试看。【板贴材料:木圆柱;“遮挡物”】

有了光源和遮挡物,影子产生了吗?

——产生了。

在哪里?

——木头的上面(黑板上)

太黑啦,影子看着不太明显。可以把影子投在这个屏上吗?

——可以。

试一试。【板贴材料:白板;“屏”】

2.就让我们利用这些材料“造”一个影子吧。做这个实验,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不能用强光照射眼睛。

是的很重要,包括生活中的阳光也是强光,也不能直视哦。

——不能独自进行,要和同学们一起合作进行。

如何分工,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那就让我们就开始领取材料,做“造影子”的实验吧!

3.(学生活动:一起尝试创造影子。)

造出影子了吗?

——造出了。

谁愿意上来演示一下。

——(生1生2演示。)

——我发现影子还会变。

4.回顾每一组造影子的过程,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是用光源、阻挡物、屏造出来的。

用了这三种材料,你能把影子产生的过程更完整地说一说吗?

——手电筒照出来的光,遮挡物又把这些光一部分遮住了,然后遮住的部分在白板上显示出来。

掌声在哪里啊?

——(学生掌声)

说得真好,表达真清晰,奖励一颗思考吉象。

5.这就是创造影子的秘密。【板书课题《影子的秘密》】

当光源发出光照射到屏上,中间的阻挡物挡住了一部分的光,这部分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是暗的,就形成了影子。

6.在刚才的学习探究中,每一位同学都积极认真,勤于思考,奖励所有同学一枚“探究吉象”!【板贴“探究吉象”】!

(二)趣变影子

1.在这探究中,有位同学发现影子还会变。可能是什么原因

——位置的远和近。

什么位置的远和近?

——手电筒。

可以用上科学词汇吗?

——光源。

光源和谁的(距离)?

——遮挡物。

很有可能是光源和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发生了改变。【板贴:距离】

还有什么原因能使影子发生改变?

——遮挡物的大小。

我给大家准备的这一个遮挡物,它会变大?

——不一样的遮挡物。

不一样的遮挡物产生的影子确实是不一样的,但是刚刚的实验,提供的遮挡物就是那么一个,可是影子的大小还是变了,这是为什么?

——角度。

什么角度?

——光源的。

光源的照射角度。

有可能,还有其他可能吗?刚才同学说,我们可以改变光源和遮挡物的距离还有光源的照射角度。

——可以把木圆柱横着放。

哦,原来遮挡物的摆放方式也可以变。

那这个(屏)可不可以变?怎么变?

——改变遮挡物和屏之间的距离。

2.同学们刚才说了很多种可能,有没有更多呢?我们期待在实验中继续探索。

那么做这个改变影子实验又需要注意什么呢?

——不要拿光源照眼睛。【板贴:“不能用强光照射眼睛”】

——分工合作,仔细观察。

——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

这是什么意思?

——光源可以拉近也可以拉远,但光源改变的时候,阻挡物和屏不能发生变化。

哦,我明白了。(配合教具实物板贴演示一下)那我考考大家,当我改变遮挡物的摆放方式时,光源和屏能变吗?

——不能。

温馨提示有很多,那我们就带着这些建议,开始“变影子”的实验吧!

(边实验边记录,记录纸在材料桌抽屉里。)

3.(学生活动:尝试研究影子的变化。)

4.“我们组通过改变什么,使影子的什么发生改变?”谁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请你们4人小组带着记录纸上来。

有分工吗?

(三生按分工手持光源、遮挡物、屏,一生汇报,教师指导学生依据汇报演示对应操作。)

——我们组通过改变光源的距离,使影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还改变了光源的照射角度,使影子能左右移动还有影子的长短发生变化;

改变阻挡物的摆放方式,使影子的角度发生变化;

还改变屏的距离,也使影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掌声)

可以请您们暂时停留一会儿吗,还需要你们的帮助?【教师根据第3组汇报相机板贴:照射角度、摆放方式、距离】

一下子找到了4种方式,有没有补充哒?第五组。

——改变屏的角度,使影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第3组能听明白吗?(能)根据他的方法演示一下。需要指导吗?(需要)

请你上去帮助指导一下吧。【板贴:摆放角度】

——(一生补充通过改变遮挡物的摆放方式,影子出现了一个圆。)

影子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形状。

还有补充吗?(没有了)

非常厉害,请回到座位上吧。

小结:这已经不是小组合作了,这是全班合作,集思广益,竟然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我们通过改变光源的照射角度、遮挡物的摆放方式、屏的摆放角度,以及三者之间的距离,使影子的方向、长短、形状、大小发生改变。【板贴:方向、长短、形状、大小】

5.这就是影子变化的秘密。

6.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全班通力合作,找到了这么多影子变化的秘密。奖励一枚“合作吉象”。【板贴“合作吉象”】

(三)创玩影子

1.这小小的木圆柱,它的影子就有这么多的变化,那换个更加灵活多变的遮挡物呢?(摆放好大幕,手电筒支架,开电源,出示变化的手影)请出神秘的手,它也会千变万化。它会变什么?

2.(自主创玩手影游戏。)

——生1:变一种小动物,狗。

——生2:变一种,鸟,小鸟飞到了左边,飞到了右边,飞到了上边,飞到了下边。

——生3:变一种,狼,变大狼,大大大,变小狼,小小小。

3.一个人玩可不过瘾,我们小组一起玩——合作编个手影戏。请出这部戏的第一个主角——小螃蟹。同学们在座位上学一学。第二位主角——小狗。第三位主角——小鸟。

要想戏演得好,少不了一个好剧本。这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跟着做。谁愿意?诸暨好声音在哪里?

清晨海边,沙滩上钻出了一只小螃蟹,探头探脑地打量着世界。这时,远方跑来了一只小狗,它欢快地追起了小螃蟹,吓得小螃蟹慌忙爬走。抬起头,小鸟在空中自由地飞来飞去。

我们可以按这个剧本,当然也欢迎自由创造,接下来让我们利用现有材料,小组编排一出影子戏,等下请优秀的小组上台展示。

4.(学生活动:集体创玩手影游戏,创编影子戏)

很多小组都已经结束了创编,让我们静静地观赏演出吧。

(请两个小组配乐展演影子戏)

小鸟飞到了墙上,飞到了天空里!天空中的鸟儿越来越多啦!请各小组利用自己的光源让自己组的小鸟飞上天。

(全班手影小鸟飞上天)(但是天花板不平整,影子效果不明显)

看来今天的天气不太好,雾霾比较严重,看不太见。

所有的小鸟都飞回座位啦!

三、拓展:观察云影

1.鸟儿们都飞回了家,天空中飘来了云。哦不,它本来就有很多云,乌云密布。瞧,云也有影子。

(播放视频:云,是一种天然的挡光物,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这就是云影的秘密。)

2.影子的秘密藏在木圆柱的影子里,藏在我们的手影里,藏在云影里,它藏在生活里,也藏在艺术里。期待同学们课后继续去探寻,去发现。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附:记录表与板书设计

IMG_257

 

评课部分

 

玩中学强化探究 学中思凸显思维 

简评余沁老师执教的《影子的秘密》

绍兴市上虞区上德实验小学余沁老师执教的《影子的秘密》一课,通过“找影子—造影子—变影子—玩影子”四个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揭开影子产生、变化和生活中多种影子现象的秘密,并能学以致用地创玩影子游戏。本课教学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生活联系,强化探究实证活动伊始,余老师从《阳光下的影子》一图入手,师生共同回顾阳光下影子的变化特点及运用,并拓展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影子现象,通过丰富的生活实证,梳理影子产生的条件,为“造影子”活动提供生活实证支架。拓展运用中,余老师用手替换木块,引导一起创编多种多样的手影,在屏幕、在墙壁、在地上、在天空,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云影,由观察云影引导天气影响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余老师的生活化探究实证很好地落实了科学探究的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学习设计。

二、优化问题支架,促进思维发展“我们能不能现场创造一个影子?”“需要什么呢?”结合学生“找影子”的发现,余老师引导学生“造影子”并思考影子产生的条件,提供具体材料进行活动。“有同学发现影子还会变化,可能是什么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影子变化的原因,并分小组研究影子变化的原因。余老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能合理分析与综合判断各种信息、事实和证据,运用证据与推理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预测和解释,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注重评价运用,改进学习过程余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效运用城市IP形象设置“专注吉象”“探究吉象”“合作吉象”“创造吉象”,落实评价引导、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着力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在教学中的实施,关注学生在探究和实践过程中的真实表现与思维活动,积极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改进学习过程。余老师执教的《影子的秘密》一课,简约简行的教学设计、凸显关键的问题引导、优化迭代的实验改进、实物立体的板书表达、理趣共生的课堂风格体现了《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呈现了余老师对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是一堂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科学课例。

点评者:绍兴市上虞区教师发展中心 朱钻飚  

 

 

2025年5月14日 17:33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