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网《科学风》第96期(新锐教师展示:朱俊燕)课例《运动和能量》
小学科学教学网《科学风》第96期(新锐教师展示:朱俊燕)
转载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kCY9wU72OfOYEwBsX_iWw
本期科学风栏目主要内容为“新锐教师”朱俊燕老师风采展,朱俊燕老师的教学的经典课堂。
主张让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发光,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各项赛事,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生在省市区各级比赛中获奖达77项。
在小学科学教学论坛中积极发帖分享教学实践与思考,已有38个精华帖,连续三年被评为“小学科学教学网优秀会员”。
师:有留意到吗?滑草场的最后一段是平直的滑道,还有工作人员在拉拽滑草板?他们往往站在末端接车,为什么不站在前面一点的地方等呢?站的位置对接车有影响吗?
生:我觉得如果工作人员在那里接的话可能会接不住,(师:在哪里接?)在前面一点的地方他可能会接不住,然后自己也会受伤。如果在这里接的话,平的地方小车会减速,他可以接到。
师:你注意到了滑草车速度有变化,在后面接有两大好处,工作人员不容易受伤,还更容易接到车,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个车从高处冲下来的时候,到平的地方后,它会速度减慢,然后就可以更好地抓住车。
师:我们也搭一个像滑草道这样的斜面,小球从斜面的顶端滚下来,这个小球会具有能量吗?
生:要是不用外力把它放在斜坡上,它自己会滚动起来,它就是有能量的,要是借助了外力它才运动起来,它不一定是有能量的的,(师追问:我让它自由滚下来,但是怎么知道小球具有能量呢?)
生:因为它离开斜坡了之后依然往前。(师:它还能继续往前滚动说明有能量,我们能感受到小球的能量吗?)
生:可以把小球先放在斜面上滚,到了平的地方时就把手放在它的前面,看看有没有觉得有一股力量。
师:你想借助手去感受小球的能量。她的回答有没有给你带来一些启发?还有别的办法知道小球具有能量吗?
师:借助其他物体去判断小球有没有能量,我们就先借助手亲自去感受它的能量,谁愿意上来第一个感受?(一位同学上台用手来感受小球的能量。)
师:(课件追问)小球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滚下来,具有的能量大小会一样吗?
生:我觉得下面垫的小方块越多,斜面就越高,小球的冲击力就越大,能量也就越多。
生:要把手放在同样的位置,小球不能给它多余的力量,只能轻轻的放在上面释放。
师:为了让大家都能够做到小球从同一起点出发,老师已经在上面安装了一块挡板,我们只需要将球紧靠挡板,再松开就可以了。手的位置也要做到一样,斜面要放在一个平稳的地方,小球自然释放。
(学生领取材料,分组用手感受从三个不同坡度滚下来的小球能量。)
师:三次运动的小球具有的能量一样大吗?谁能说说看你的小手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呢?
生:小球的能量一次一次变大了。(师追问:你为什么判断它的能量越来越大了呢?)
师:感觉比较不同,你判断哪个能量更大。(生:三号斜面的能量更大)你的理由是?
生:轨道上有一条一条的线,上面标注了数字,如果你的坡度越大,它反弹到的数字就会越大。(师追问:手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呢?)
生:斜面最低的它是比较轻的,第二个会重一点,第三个就更重了。我每次感受完都会看一下小球回弹得远不远,第一次它好像回弹到了十几,第二次它又回弹到了几,第三次就直接脱轨了。
师:你不仅有感受,还看到了小球的回弹,坡度越大,小球回弹的也就越远。
生:轨道上面还标着数字,然后就把小方块的最前端放在起点,看被撞到第几格。
师:借助小木块,可以知道小球具有的能量大小吗?准备怎么公平严谨地比较?小组商议你们的实验方案。
生:我们组的实验方案是把小木块先放到0的位置,然后再把小球放在起点,然后往下撞,看它能撞到第几格。
师:用小木块被撞击的距离代表小球的能量大小,他们组的实验方案,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还有什么注意事项需要提醒?
生:小球不能用别的力量,要让它自然下落,还有木块要放在同一个地方。
师:跟刚刚实验差不多,木块也要同一个起点,我们只需要将木块的前端对准起点处,就像这样。现在请你们判断一下小木块被撞到了第几格?
生:第10格和第12格之间,因为9的后一个数是10,然后我们看到它13的前一格是2,那就是12,而且小木块是在中间的。(师追问:你怎么记录)
生:我选择11,因为10和12格,它们还有一些没有被木块占满,11占据了大部分的格子。
生:我取12,取木块被撞到的最前端的位置,因为刚开始放的时候,就是木块的最前端是放在0这个位置的。
师:不同的取数方法会有不同的记录结果,需要我们统一标准。木块的起点是前端对准起点的,所以等会观察到它被撞到第几格,也看它的最前端,所以我们可以取12。
师:实验时要一边观察还要一边记录,这张记录单需要记录什么内容?
生:我们发现小球有没有能量?还有斜面坡度越大,运动速度越快还是越慢?然后木块被撞击的距离说明有小球具有能量越大或越小?
(小组领取材料,分组进行木块撞击实验。完成实验后,组长将数据汇总在希沃白板中。)
师:做完这个实验后,你能发现运动和能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哪个小组来分析自己的数据?
生:(教师在希沃课件中先圈出第5组的数据)我们组发现一号斜面,木块被撞到第5格;2号斜面是第8格;3号斜面是第14格。我们发现斜面的坡度越大,小球的能量就越大,可以把木块撞得越远。
师:你再仔细看看每个组的数据,有没有一模一样?哪些原因会导致数据之间会有差异?
生:可能木块没有放同一位置,小球也给了它多余的力量。(师追问:你们组刚刚实验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问题?说说看。)
生:我们把木块的后端对齐起点了(师:这样跟其他小组标准就不统一了。)
生:可能是小组组员不配合,我们是一个放球,一个对准木块,放球的时候,可能木块还没有放好,球就给放下去了。
生:我觉得可能是后面垫的小木块放歪了,所以不同小组的斜面坡度其实不同。
生:泡沫板上贴了胶带纸,摩擦力可能大小不一样。(师追问:哪里的胶带纸?)
师:中间我们统一贴的是帮助数格子的条纹纸,可能有影响,但这个影响很小。
师:实验操作越严谨越规范,小组内配合得越好,我们得到的数据才会越精确、越
科学。通过感受和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坡度越大,速度越快,小木块的能量越大。(板贴:速度快)那么反过来,小球从越小的坡度上滚下来,具有的速度也越慢,具有的能量也越小。(板贴:坡度小、速度慢、能量小)
师:除了运动的小球具有能量,其他运动的物体有能量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生:我觉得风肯定是有能量的,不然的话它无法吹动风巨大的风车,流水也是有能量的,不然的话它无法让木轮转起来。雨水也是有能量的,不然树叶也不会摇晃。
师:表达得有理有据。能量虽然看不见,但可以通过一些现象判断它的存在。生活中其他运动的物体有没有能量,你能再举一些例子吗?小组讨论,并说一说你推测这个物体有能量的理由。
生:我觉得冰块也是有能量的,因为天上下冰雹的时候,它会把车的玻璃给砸碎。
生:龙卷风也是有能量的,能把很多东西都卷走,台风也是有能量的,它能把树给刮倒。
生:羽毛球是有能量的,因为把那个球给拍出去的时候,它会直接冲出去。
师:生活中运动的物体其实都有能量。(板贴:运动的物体)这些都是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例子。接下来请你再仔细观察下面这组物体,它们的能量大小怎么样?
生:第一个是要求在学校前开车要减速,学校前方有很多学生,如果不减速的话可能会撞到学生。不减速撞到学生的话,就可能会倾家荡产,而且还会给学生家里带来很多麻烦。
师:车速非常大的时候,车子具有的能量也会很大,带来的危害也越大。第二幅谁来解释?
生:它是想提醒我们骑电瓶车要戴头盔,不然如果速度太快的话,不小心摔倒了,头就会受伤。(师:带上头盔,让我们的生命更有安全保障。)
生:如果从很高的地方扔下物体,哪怕一个鸡蛋也很有可能把人给砸死。因为它的高度太高了,它一直在往下加速,具有很大的能量,带来的危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