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录:谢小立《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记录:萧山区小学科学 黄哲、陈紫庆、罗海军
一、营造情景,聚焦问题
(一)营造情景(5分钟)
T:我们桌上每个桌都有一个话筒,发言的时候请用话筒,请大家回忆一下今天早晨你的早餐吃了什么?
S1:方便面
S2:我的早餐吃了一个鸡蛋,一盒牛奶。
S3:我的早餐是两个包子。
T:后边的男孩子
S4:我早餐吃了豆奶、吃了酱香饼
S5:我早餐吃了蛋炒饭
T:很多的营养学家和医生建议我们多和喝什么啊?
S:牛奶
T:牛奶营养非常丰富,但是啊我这样喝了牛奶后会一个什么问题啊,我喝了冷牛奶会出现一个不良的反应,什么反应?
S:肚子痛
T:对啊,所以医生建议谢老师要喝什么啊?
S:(一起回答)热牛奶
T:对,要喝热牛奶,但是早晨比较急,时间比较紧,所以谢老师需要找一种快速加热牛奶的方法,大家帮我想想看,早晨啊你说有哪些加热牛奶的方法?
S1:我是先把牛奶倒进陶瓷碗里,然后直接微波炉加热。
S2:我是先拿热水装在塑料盆里,然后把牛奶连着盒子一起放进去。
T:也就是我找一个容器,现在我找一只杯子,倒一些什么?
S:(一起回答)热水
T:你觉得谢老师倒多少热水等下加热牛奶合适?倒满吗?倒满行不行?
S:不行。
T:为什么不行?
S:会溢出来。
T:所以我觉得按照这个200毫升的牛奶盒,倒200毫升热水是比较合适的。然后把它(牛奶)怎么样?
S:放进去。
T:还有什么办法呢?
S:把牛奶倒进锅里加热,然后加热完了再倒出来喝。
T:可以吗?
S:可以。
T:还有什么办法?好的,我们三班的小朋友帮谢老师想了3个办法,分别是直接加热、热水浸泡加热、微波炉加热。
(二)聚焦问题(3分钟)
T:请问温度升高说明牛奶获得了什么?
S:说明牛奶吸收了热量。
T:直接加热,它的热来自哪里?
T:锅,里面的发热的电热丝或发热盘。热水浸泡加热,热又来自哪里?
S:热水
T:然后它把热传给了谁啊?
S:牛奶。
T:它的温度会上升,谢老师再问你早晨我要泡牛奶,热水哪里来?你家早晨有热水吗?你说说看,哪里有热水?
S:用热水壶烧。
T:先烧热水,可以吧?但是我早上起来要先烧热水,需要一点时间对吧?除了烧,家里还有没有什么热水?
S:我家有热水。
T:哪里来的?
S:就是热水壶里存的。
T:昨天晚上的隔夜热水,这两个热水温度有差别吗?
S:有。
T:哪个高?
S:新加热的。
T:隔夜的可能会?
S:温度低一点。
T:用它来泡冷牛奶,最终会有区别吗?
S:有的/没有的。
T:等会儿我们再说。
T:微波炉加热,热来自哪里,你知道吗?
S:微波炉是通过电磁波来加热里面的东西的。
T:微波炉加热的这个方法跟前面两者稍微有一点点差异。那么你们看,今天在我们的教室里,谢老师觉得用微波炉来加热这个条件不太合适,但是我们有3种方法,直接加热,热水浸泡,其中热水浸泡有几种方法?
S:2种。
二、明晰任务,探究研讨
(一)明晰任务(15分钟)
T:一种是新烧的热水,温度更高,一种是隔夜的,温度低一点的。那我们要想一个办法,你觉得真要实验的话,这个实验应该怎么来做?今天谢老师给大家稍微分了一下,准备了些器材,请你看一下,我们直接加热的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电热锅,还有剪刀、计时器,一个电子的温度计,还有一盒200毫升的牛奶,开水浸泡,给大家准备了新烧的开水,可能不到100℃,因为倒到热水瓶里的热水温度有点下降了。大家想想为什么会下降,还有两个温度计,为什么要有两个温度计?测什么?
S:一个是开水的温度,一个是牛奶的温度。
T:一个牛奶,一个容器。
T:用隔夜的热水浸泡,给大家准备了隔夜热水、两个温度计、计时器、牛奶和浸泡的容器。今天谢老师已经给大家分了一下,我们1、2、3、4组是研究第一个问题,我们5、6、7、8组是第二个问题,9、10、11、12是第三个问题,你们围绕你们的问题想想看,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观察和记录些什么?自己先心里面想一想,然后小组里面讨论。
(学生讨论4分钟)
T:第六组小朋友说说看,你们这个实验打算怎么做?派个同学说说看。
S:我们打算先把新烧的这个开水倒进这个杯子里面。
T:倒多少?
S:取200毫升,然后再把牛奶放进这个杯子里,在牛奶里面和热水里插上温度计。最终我们每隔两分钟来记录一下这个温度。
T:两分钟就好了吗?
S:整个实验的时间是十分钟。
T:十分钟,那就是2分钟、4分钟、6分钟、8分钟、10分钟。
S:还要记录它们的初始温度。
T:那测量初始温度的时候牛奶有没有浸在热水里?
S:没有。
T:除了测量牛奶的初始温度,还要测量?
S:开水的初始温度。
T:我们是一个测完再测另一个,还是两个同时测?
S:同时测。
T:我们可以两个一起来测量,更节省时间。
T:再请个小组说说看,我们第12组,你们怎么打算?
S:我们先把隔夜热水放进容器中,然后再把牛奶放进这个容器中,再把一根温度计插在牛奶里面,测下牛奶的起始温度,另一根温度计插在这个容器里面,测下这个容器的起始温度。我们也是每隔两分钟测试一下。
T:做好记录,他们小组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学你们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S:他们先要把隔夜热水放进烧杯,然后分别测试隔夜热水和纯牛奶的温度,然后把纯牛奶放进隔夜热水里。每隔两分钟测量一次,持续15分钟。最后把得到的结果去做成折线统计图记录下来。
T:给他们提点意见。
S:先要测量出起始温度,在将牛奶浸进去。
T:后面用锅直接加热的小组,直接抽一个,请第2小组。
S:我们组是先把牛奶剪开,倒进锅里,先不加热,先测量一个牛奶的起始温度,然后锅开始加热,依次两分钟、四分钟、六分钟、八分钟、十分钟,以此类推来进行测温。
T:听明白了吗?
S:听明白了。
T:这个锅我现在把电源都打开了,只要你轻轻地把那个旋钮转一下,它就开始加热了。但是啊,这个实验中,他们也打算研究12分钟,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谁想到了?
S:牛奶倒在里面的时候可能没到12分钟就沸腾了。
T:如果不停地咕嘟咕嘟沸腾了,应该办?
S:停止测量,测量一次温度,把那个最高温度当做终止温度。
T:这时就可以关掉了,四个小组明白了吗?谢老师在每个小组里面有个信封,信封里面有实验的提示,最后我还给大家留了两个观察和思考,请你们现在把它打开阅读以下。
(学生活动1分钟)
T:看明白了吗?有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可以举手,没有是吧?
S:没有。
T:那我们这样,1、2、3、4组后面有注意 ,注意这个电线比较短,所以我们不要走到后面去,另外再加热过程当中千万请大家注意什么呢?我还有一点点操作的提示,请你看一下,分工合作,有计时员有的小组读数员需要两位,测量的过程当中温度计是不是需要拿出来放进去?要不要拿出来?
S:不要,不拿出来。
T:及时记录,这个过程中停不停表?
S:不停表。
T:实验完成画出来在讨论上面的问题,特别注意什么?这是我们的记录表,你看得明白吗?
S:看得明白
T:有的小组需要两个数据,热水温度和牛奶温度,而后面的4个小组只要记一个温度就可以了。好,开始。
(二)探究研讨(24分钟)
探究实验:各小组探究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15分钟)
分析归纳:
T:谢老师抽几个小组上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谁来跟大家说说。(学生小组上台)
S1:我发现温度上升的变化是从快到慢的。
S2:而且我发现我们小组牛奶到99.4摄氏度的时候,就基本上很难再上升了。
S3:随着温度的上升,牛奶的热量会越来越高。
T:什么越来越高?
T:温度越来越高,那么它跟热量有什么关系?
T:温度升高,说明它得到了?
S:热量
T:这条温度上升的线,如此之陡,说明了什么?你说说看。说明什么?说明温度上升怎么样?
S:快。
T:非常的快。两分钟达到了多少?你们觉得这种方式方法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S:我觉得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速度比较快,但是到了一定温度后就不再上升了。
T:来我们用开水加热的小组,哪一组愿意来跟大家交流一下。这个第七小组上来,跟大家说说看。(学生上台)
S:我们的折线图是先快后慢。
T:什么先快后慢?
S:热水下降速度先快后慢。
T:牛奶呢?
S1:牛奶的上升速度也是先快后慢的。
S2:在最后的时候,他热水和牛奶温度几乎相同了。
T:你想补充你说。
S3:由于牛奶加热需要吸收热量,所以他把热水的热量给吸走了,热水的温度在牛奶吸的热量和自然损失热量中,温度会越来越低,最后和牛奶的温度差不多,最后差距会越来越小。
T:听明白了吗?哎,在这个过程当中,它的热量在逐渐的传递给冷牛奶,到最后会怎么样?
T:逐渐的会平衡。这个过程当中热水的温度会下降,牛奶的温度会上升。这种加热方法和前面的一种加热方法不一样。热水加热冷牛奶,它有几个物体啊?
S:两个。
T: 而且这两个物体温度是不同的,对吧?然后他相互接触的时候,热量会传递,一个温度下降,一个温度上升,最终就?
S:平衡。
T:没有了请回。来我们前面的哪个小组也来交流一下,来。
S:我们发现热水它温度下降的时候,它是先是比较快速的,然后到后面它就是比较平稳缓慢的。然后这个牛奶的上升温度跟这个热水的下降温度差不多,也是先快,然后慢。然后这个牛奶是持续上升的,然后热水是它的温度是持续下降。
T: 谢老师还发现你们这一组有点不一样,其他小朋友看看。有一段时间,谁的温度高,谁的温度低啊?牛奶温度变高了,热水温度反而变低了,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怎么会这样的呀?好,你说。
S:因为牛奶在吸收热水的那个热量。
T: 吸过头了,是不是把它吸过头了?这个孩子的是这个意思,请坐。有没有其他的想法?来后面的男孩子说说,今天举手很积极啊。
S:就是他本来是和热水一个平衡的状态,可是热水又由于自己损失了热量…
T: 损失到哪里去了?
S:损失到空气里去了,然后因为冷牛奶是持续加热的,所以他没有热量损失…
T: 如果时间再长一点,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你觉得会?
S:嗯,热水和牛奶的差距会,冷热差距会越来越大。
T:越来越大,这是热水温度会不是越来越低,牛奶温度越来越高?男孩子你怎么想的?
S:想的是热水会那个温度会直接变低的,等热水那个没有过多的热量去那个加热牛奶的话,那个牛奶就会下降那个温度。
T:响一点再说一遍好吗?
S:热水的温度变低的时候,牛奶的温度会停止升温,就保持在那个温度。如果还没有喝的话,那就是牛奶会逐渐变冷。
T:最后他们的热量都会散发到空气当中,最终和环境的温度一致,对吧?好的。
三、综合运用(3分钟)
T:最后要解决我们第一个问题的,我们有三种加热的方法,你们觉得选择哪一种方法最适合早晨使用?你的理由是什么?有什么优缺点?你觉得推荐谢老师用哪一种?那个女孩子,来。
S:我觉得可以用锅来加热,因为它加热的速度比较快,而且加热的热量更高了。
T:可以烧得很烫。还有吗?来,女孩子。
S:我认为可以用新烧的开水烧,更好一些,因为如果用锅烧的话,温度会过烫,会容易烫伤。如果又是用那个过夜开水的话,温度会稍微偏低一点,所以我认为新烧的开水会温度适中一些。
T:这个同学的意思就是说一个温度太高,一个太低。你觉得我们喝多少温度的牛奶可能是比较合适的?你说。
S:30 度左右。
T:为什么是 30 度?
S:因为常温。
T:常温,还有吗?那个女孩子。
S:我认为是 45 度,因为我觉得 30 度会低, 45 度是刚刚好的那种。
T:还有吗?还有建议吗?我们的体温是多少?
S:36
T:有些是36,有些稍微多一点,37左右。这个牛奶最好要跟我们的体温相对比较的接近,差距不大,所以营养学家一般建议我们大概喝40 摄氏度左右,当然是个左右,是比较合适的。那么最终到底哪一种方式法合适?温度既合适,又方便,省时简便,你自己回去思考,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