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 回到顶部
  • 0571-56870075
  • QQ客服
  • 小学科学教学

论坛精华帖:科学再解读:春蚕到死丝方尽?【附考桂子柳花烟花】

首页    论坛好帖    论坛精华帖:科学再解读:春蚕到死丝方尽?【附考桂子柳花烟花】

精华帖地址:http://lt.zjxxkx.com/showtopic-71745.aspx

作者:陈小丽

选自:小学科学教学论坛-教师之家

①出处

    南朝乐府《作蚕丝》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小注:以本人多年泛读诗书和整理诗词的小小经验来看,唐宋时期的经典诗词大多不是凭空出现,而是有其出处。正如②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出处即在①本诗。

 

 

②经典

    唐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文学注释:化用自①南朝乐府《作蚕丝》及“丝谐音思”,以春蚕吐丝至“死”【当然换一种角度,生命形态的变化也算是“一种死亡和新生”】比喻相思到老、爱情至死的决心,引发读者对“思念不尽” “爱情执着甚至革命奉献的共鸣。

 

 

科学注释:我们都知道蚕的一生经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蛾)。我们通常看到的 “吐丝” 行为发生在幼虫阶段的末期(约 5 龄幼虫后期)。此时蚕体内的丝腺发育成熟,会通过吐丝结茧,将自己包裹在茧中,进入蛹期。蚕吐丝结茧后并未死亡,而是以蛹的形态存活,直到羽化成蛾并完成繁殖任务(产卵后自然死亡)。

 

 

③修正

    宋张继先《庵居杂咏九首》

春蚕丝尽即生蛾,秋燕雏成不泥窠。

山雉经时藏窟穴,也能龙化入烟波。

小注:本人认为宋诗与唐诗的一大区别在于,唐诗是动人的;宋诗是务实的,从本诗可以看到宋代诗人的求真与务实。看来后世的翻案,其实也不新鲜。【包括本文的解读,纯属养蚕教学过程中的有感而发。】

 

 

民国革命中修改:春蚕未死丝先尽。强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现代文学界修正:丝尽春蚕化蝶归。修正了丝尽蚕未死,春蚕化蝶又错。

现代教育界修正:春蚕化蛹丝方尽。强调蚕的生长规律,文学融合科学。

小注:小小春蚕可以军事、可以文学、可以科学。和平年代,暂不说民国革命。但是想要文学与科学的完美统一却难,茫茫众生所能记住的更多是唯美的诗句,不论后世如何科学修正;如此小学阶段科学教育则更需要更多的生活实验如以下养蚕则是一例,如此才能让学生在文学的熏陶下却又有科学的严谨,文理双全则也。

 

 

④养蚕

以前和学生一起养蚕,重在一起体验和教学;加入小科网后渐渐养成记录的习惯;
这次养蚕还在进行中,待全程图文记录完整,再整理补充讨论...

近期花果小考:桂子


 

⑤桂子并非桂果

宋之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柳三变: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小注:最有名的杭州词大概就是柳永的《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据我所知其化用自宋之问诗。

          其中提到秋月桂子和三秋桂子,其实是桂花,而不是桂树果实,近期拍摄如下图。

近期花果小考:柳花


 

⑥柳花却是柳絮

白居易: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逐柳花

杨万里: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小注:最近柳絮满杭城,上次义务刘竹英老师拍摄柳絮图借用如下(我自己拍得远不如刘老师,不如偷图);

          本人回帖清明也在捉柳花,其实我说的文学上的柳花就是科学上的柳絮。

近期花果小考:烟花


 

⑦烟花不是琼花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小注:地方文旅宣传烟花指代扬州市花琼花;

          但是查古文献和当代植物学考证都不认可,却说琼花宋代才有记载也。当然并不妨碍我等喜爱之,近期拍摄见下图。

2025年4月22日 09:00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