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精华帖:藏在古建筑中的成语
藏在古建筑中的成语
藏在古建筑中的成语之一:拐弯抹角
拐弯抹角现在的解释是汉语成语,形容路很曲折或所去的地方偏僻不好找。这是源自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转弯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原话是转弯抹角)另一种说法应该更直观一些,准确一些,古代,民居的建筑物密集,为了方便和安全,墙角都不是直的,而是被抹掉。这是拐弯抹角的另一个说法。“拐弯抹角”原本是古建筑工艺的一个专门术语,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在古代,由于街巷设计较小,推车、挑担子的行人很容易在拐角处受到磕碰而受伤,于是,房主会要求工匠在转角处进行去角处理,让推车、挑担子的行人们更容易通行。该建筑工艺是中国建筑中极富有人情味的一种独特设计,展现的不仅仅是工匠的技艺,更彰显了房主的用心,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传统美德。这些民居主要出现在一些狭窄小街小巷,特别是传统的城镇,老的古村落中的街道。我也曾经看到过,只是没留下些影像。按照以上的解释,不管是说的道路曲折,地方偏僻。还是建筑上拐弯处抹个角,方便车马行人通行,就算不是褒义,起码也不是贬义,随着岁月的流失,这拐弯抹角不知咋的就演绎成了一句贬义词,不信如果我说你一句,你做事怎么老是拐弯抹角的,你会作何感想?
藏在古建筑中的成语之二:勾心斗角
勾心斗角,“勾心斗角”亦作“钩心斗角”,“钩”是钩连、钩住,指屋顶建筑构件之间相互牵引;心:宫室的中心;“斗”是碰撞、接触;角:檐角;诸角向心,叫“钩心”;诸角彼此相向,像戈相斗叫“斗角”,来形容宫室建筑纵横交错、榫榫相咬、互为关联又相互制约的建筑之美。
藏在古建筑中的成语之三:肥水不流外人田
肥水不流外人田,徽州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还有就是在山西将房屋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而临街又不开窗户,而且山西的天气干旱降水较少,雨水珍贵,下雨的时候人们都希望雨水流到自家院子,这样财气也不会外露。
藏在古建筑中的成语之四:步步高升
传统建筑中的步步高升指马头墙。马头墙又称风火墙、防火墙、封火墙,是赣派传统建筑的重要特色。马头墙,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马头墙的层层叠叠,寓意着步步高升,寄托了人们对事业和人生的美好期望。
藏在古建筑中的成语之五:础润而雨
传功建筑中,中堂立柱木柱下方的石块叫做柱础,也就是柱子的基础,就像给柱子穿上了鞋子,这样既能帮助柱子承受重量,又能防止木头被水侵袭。础润而雨,表示柱子的基石泣湿了,就知道要下雨,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预测后面事情发展的方向。
藏在古建筑中的成语之六:光耀门楣
门楣是正门上方门框上部的横梁,一般都是粗重实木制就。光耀门楣意思是指光彩照耀在门楣上,比喻声誉显赫,威望很高,通过个人或家庭的努力,为家族或家庭增添光彩和荣誉。这个词语源于中国古代的家族观念,认为个人的光辉和荣耀与整个家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藏在古建筑中的成语之七:朱甍(méng)碧瓦
朱甍(méng)碧瓦:朱甍碧瓦字面意思是青绿色的瓦,红色的屋脊,甍是指屋脊的意思。 出自杜甫的《越王楼歌》——“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形容建筑物的华丽美观,也常借指帝王宫殿。后来代指华丽的建筑,如故宫建筑群,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充分展示出宫廷建筑群的宏伟壮观和天朝大国的盛世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