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新昌:践行“生本”理念 构建高效课堂 ——新昌县小学科学“指向儿童生长的课堂有效教学调研”活动
践行“生本”理念 构建高效课堂
——新昌县小学科学“指向儿童生长的课堂有效教学调研”活动
根据教体局的要求和教研室工作安排,新昌县小学科学开展“指向儿童持续成长的课堂有效教学调研”活动。
11月10日上午,新昌小学科学调研组在教研员吴玮玲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鼓山小学,本次活动有三项内容,首先进班调研了陈巧盈与冯孟婷两位老师的常态课堂。
陈巧盈老师的《植物是活的吗》一课从动物对比进行聚焦探究植物是否是活得,通过两盆植物真假对比分组观察找到不同,交流植物是活的的证据,并归纳总结出植物是有生命的。
冯梦婷老师《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一课,从食物进入身体后经历了哪些器官开启新的一课,首先让学生在空白人体轮廓图中画出各个消化器官,并对照科学绘制的人体消化图,逐个比较修正自己的图,了解身体的各个器官,最后还将健康饮食渗透进课堂。
课后,听课老师们同授课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探讨,并对课堂进行了点评。
陈老师的课堂中,教学重点落实到位,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对植物真假之辨,兴趣盎然,能简单描述植物种养过程中植物的生长变化,能在教师引导下有效地找到植物是活的证据。教师比较熟悉本教学内容,知道本课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情况,由于是数学老师兼课,备课材料主要是来自于其他老师的资料。同时调研组老师提出在教学上陈老师可以让学生交流展示的时间可以更充足些,教学流程可以稍做调整:从生活情境出发,从学生种养的植物交流开始,在充分观察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发现植物在种养的过程中,根、叶、茎等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而通过这些证据水到渠成明白植物是有生命的,它是活的。
冯老师的课堂上,教学重点落实到位,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在一次又一次的纠错过程中,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科学思维得到螺旋式发展。课堂中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纠错时间,先自己想象画出消化器官图,然后不断给予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再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不断比对,逐渐完善,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但本课对于各个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教师没有提供有效的材料支撑来落实到位,可以进行改进设计。
勤于学,敏于思,笃于行,行走在教育的路上一路繁花,绽开朵朵爱的花蕾,一路浅唱低吟,唱出教育的婉转清扬,接下来我县将继续关注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努力向课堂要质量,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