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 回到顶部
  • 0571-56870075
  • QQ客服
  • 小学科学教学

教学设计:18-久卧伤气

首页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18-久卧伤气

18 久卧伤气

一、教材说明

(一)聚焦问题

久坐和久卧都不利于人体健康中医学认久卧伤,同时也提出劳则气中医认为过度安逸可以导致气血瘀滞,生命力便会减弱。在过度的劳累后,暂时休息,可以消除疲劳,使体力和脑力得以恢复,有益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更好地劳动。但是,如果多逸少劳,甚至好逸恶劳,就会对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了。所以,要保持身体健康,就要做到劳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读一读

课文讲述了小军受伤后本应适当卧床休养奶奶却让其静养,久卧导致月后小军上课精神不集中,体质下降在适当运动后恢复健康的故事。其中包含着久卧伤气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只有劳逸结合才能身心健康的道理。教材提供了一个典型事例,给学生提供讨论的话题。

(三)想一想

根据小军养伤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学生分析原因,提醒静养时间要适当,不可久卧,不可过于安逸,久卧伤气的道理。判断些症状是久卧伤气的表现,如何劳逸结合才能让身体慢慢恢复。

(四)学一学

让同学们对久卧伤的各种症状,找一找自己及同学身上会不会有类似症状,以此达到自我监督自我反省的作用。

(五)做一做

这是学生的实践活动712岁的小学生,骨骼肌肉进入迅速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这是决定一个人一生体质的重要时期,因此不能过于安逸不能懒散,要劳逸结合。为了提高孩子积极性,这次角色转,孩子做好健康监督员,记录家人在双休日的生活起居情况,并向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久卧伤出自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任何一种过劳方式都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安逸其中久卧伤的就是久卧伤气的典型症状为精神昏沉、萎靡不振。气受伤就会影响人体气血的运行,易导致气滞血瘀身体就会出现疾病。

故事深入浅出,让孩子们认识到懒散过于安逸、多卧少动不利于身体健康;通过想一想的解读让学生了解疾病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通过学一学让学生知道久卧伤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向学生介绍过度劳累会影响身体健康,同样的过于安逸也会对健康不利,只有劳逸结合才能保持身体健康;通过做一做让学生记录家人在双休日的生活起居情况,并向父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运动已经有了自己的喜爱,也能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和督促下完成适量的运动,可在休息日及寒暑假时,往往会出现睡懒觉赖床等现象,导致久卧后反而更累的现象。所以合理作息劳逸结合才能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久卧伤这个词条引入让学生了解安逸,对健康有害

2理解劳逸结合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

2.能力目标

学习制表格,记录家人在双休日的生活起居情况,并向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做好健康监督员,做到适当运动全家总动员。

3.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深入浅出的比喻、图片以及文字的解读,久卧伤的症状表现

2)记录家人日常生活周期表,做好健康监督员和中医运动观的宣讲员

(四)重难点

重点:了解久卧伤劳则气的中医念。

难点:如何学习、生活中做到劳逸结合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

做好家庭健康监督员,学习后进行改进并执行。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1提问:久卧不利于人体健康,中医认久卧伤,同时也提出劳则气,大家想一想,什么是呢?

2人体和气血的关系比作是汽车和汽油,学生观察后进行分辨并思考回答什么自己理解

2.讲解知识

1)讲述:教师讲解教材中的故事,思考总结乖孩子小军身上发生的现象的原因(阅读教材中的文字)从以上故事可以发现,过度卧床,人体的气血运行就没有那么流畅。如果长期窝在床上或沙发上,特别容易使肺缺乏新鲜空气,影响肺的功能,而肺主一身之气,所以人体的就会因此受伤,因而小军才会出现上述症状调节的方法就是参加各项体育活动,这有助于放松疲惫的身体和紧张的神经,对健康有益

2)分析课件用中医理论阐述疾病产生的原因,说说自己看后所获取的信息或感受。

3)讲讲久卧伤气原理

出处:《黄帝内经》里面有这样的记载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意思是,任何一种过度劳累或者过度安逸的方式都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其中久卧便是过于安逸,伤的就是气。久卧伤气的典型症状为精神昏沉、萎靡不振。

释义:人的衰老与疾病是气血不和导致的,就像汽车,要定期保养,不能总是停放或者行驶汽车长期停在那里不行驶,也会生锈损伤,以此为比喻,说明劳逸结合是生命力经久不衰的保障。

4举例说明

起床困难户。(出示图片)

久卧伤气各种症状

5)总结:712岁的小学生,骨骼肌肉进入迅速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这是决定一个人一生体格体质的重要时期,因此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且适当休息,做到劳逸结合,积极进取

3.动手实践

我是健康监督员。

1)要求:记录家人在双休日的生活起居情况(包括时间运动名称等)

2)目不能多逸动,要养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

3)外力:孩子家长相互督促同步进行。

4.拓展

1)找资料,了解生活中过于安逸的生活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事例

2休息的时间长短要合理,运动也要适度

5.小结整理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久卧伤的道理,并且也知道了过度安逸不利于身体健康,还了解观看了古人的各种运动法,懂得了生命在于运动。对于骨胳肌肉正在生长期的我们,尽情享受劳逸结合带给我们的健康和快乐!

(七)板书设计

久卧伤气

             久卧伤气

             好逸恶劳会得病

             劳逸结合,无病一身轻


参考资料

(一)什么是五劳

五劳包括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五劳所伤出自《黄帝内经》

1.久视伤血

中医学认为眼受血养而能,过度使用目力,轻则两目疲劳,重则导致疾病。从事长工作的人群(如校对员、打字员、钟表修理工等),容易患近视或某些眼病。如果人们习惯于长时间全神贯注地看书读报,而且又不注重适当的休息与文体活动,或得不到充足的睡眠,久而久之,会出现面色无华、萎黄或产生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等血虚证。

2.久卧伤气

对于久行、久立的人来说,能躺一躺则是一种享受,可使外在肢体筋肉关窍之气以及内在脏腑血液恢复充盛,无所事事之人若长时间卧床躺着,也会闹病。中医古籍《摄生总·养生心法》中说闲乐之人,不多运动气力,饱食坐卧,经脉不,血脉凝滞使然也意思是闲散之人吃饱了就坐着、躺着,经脉难以疏通,气血凝滞不行,不仅肢体筋肉关窍之气渐趋衰弱,还可累及内在各脏腑之气,引起一些气血不足的表现,如精神靡、身倦乏力,或饮食不振,或动则心悸、气短汗出等。

3.久坐伤肉

民谚说裁缝拿银针,累得血喷心不是针的分量重,而是长期坐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中医学认为,脾主肌肉和四肢久坐则脾气不健,胃纳欠佳,水谷精微难以运化传输,从而气血生化不足,导致人体皮肉失于滋养,使肌肉松弛,四肢倦怠,肌体软弱无力。久坐不动,气机运行血液流通受阻,易患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冠心病、腰肌劳损和痔疮等病。

4.久行伤筋

中医学认为筋联络关节和肌肉筋是主司运动功能的组织,包括韧带、肌腱和筋膜等。适当地走动或跑动,有利于肢体肌腱或筋膜的柔韧和强健。若好胜之行、长途跋涉,或短距离奔走奔跑用力过猛,或超负荷锻炼和运动,都容易使肢体特别是下肢关节周围的韧带和筋腱组织发生扭伤或劳伤。

5.久立伤骨

适当的各种站立姿势,如能使骨骼关节受力适宜,有利于人体各骨骼关节的生长发育,并形成健美的体态姿势。若长久站立不动,一方面会影响气血的运行,使肌体部分组织、细胞的营养失去均衡调和,出现气滞血凝;另一方面可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引起腰痛、腿软和足麻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或导致某些骨骼关节活动障碍。

(二)气虚的症状表现

气虚一般表现为呼吸非常急促,尤其是稍微有大点的动作或者过久的运动之后,喘气不匀,四肢乏力等。有些人则出现面色惨白,浑身冒汗,看起来就病恹恹的样子,好像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吹走似的。还有些则表现为胸闷气短、食欲不振、失眠健忘等。小孩子气虚,会出现容易尿床、容易感冒,或者身体发育不良等。

(三)贪逸享受伤神 

劳逸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只有协调适度才能有益于健康,太过、不及均可致害。早在《黄帝内经》中就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的说法,既反之过度疲劳,又反过度安逸。中医讲过度安逸,气血瘀滞也就是生命力会减弱,所以《抱朴子》亦强调坐不至久,卧不及疲

劳力、劳心之后,暂时休息,使疲劳消除,体力和脑力得以恢复,这种逸有益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更好地劳动。但是,如果多逸少劳,甚至好逸恶劳,就成了消极的做法了。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压力较大,平时的生活、工作节奏都很快,一旦到了假期,有相对较长时间休息的时候,大家容易把握不住这个度,彻底松懈下来,时间长了就会变得没有精神,就是中医讲的失去,还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老人难以适应突然恢复的清静日子;孩子无法安心为即将开始的学习做准备。这就节后综合的典型表现。这种情况就类似于《东医宝鉴》中病。书中说这种病产生的原因是惟是闲人多生此病,盖闲乐之人,不多运动气力,饱食坐卧,经络不通,血脉凝滞使然也气滞则脾胃运化无力,食欲差,消化力薄弱,人体精、气都失去了营养的来源,五脏功能下降,精神也会萎靡不振。可见,过于安逸,生活放松过度,甚至懒散,对我们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是没有好处的。

对于这种情况的预防方法,就是克服消极情绪,增加活动。中医著作《中外卫生要旨》中记载了一则病案,讲一个人得慵软之,就是懒而无力的逸病,张三丰对他说汝宜趁此冬晴,运小石,砌小坞,携山锄,删枯草,未馁则止,日日如此,悠游运动,若园丁然,则通体气血活而不滞也就是让他在花园中除草、翻土,每天坚持劳动,就像园丁一样工作。这种劳动强度并不大,但是可以起到使全身气血流通的目的,气血流通了,慵懒之病也就好了。这种方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借鉴。在节假日休息的同时或者节后,参加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如轻快的步行、慢跑、跳舞、伸展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运动,让自己的身起来,整个人的精神也就会活起来。另外,在节假日要注意饮食,不能过于油腻,朋友家人欢聚之后,也要注意适当活动,不能吃饱了就坐着不动,以致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

劳逸是相互矛盾也是相辅相成的,过劳可以来放松,逸过度了也要来调节。在我们的日常作息安排中,劳逸结合才能使人保持精神的充沛,身体的健康。

(四)参考书目

陈永灿,白.生活起居中的中医养生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


2020年3月11日 12:1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