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 回到顶部
  • 0571-56870075
  • QQ客服
  • 小学科学教学

教学设计:13-春捂秋冻

首页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13-春捂秋冻

13 春捂秋冻

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  余利娟

一、教材说明

(一)聚焦问题

春捂秋是长辈们经常念叨的一句话,这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养生智慧呢?教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聚焦本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读一读

用一个故事,讲述壮壮最近反复感冒,然后去中医医生告诉她,是因为秋天昼夜温差大,壮壮衣服穿得太多,运动之后,衣服湿答答的,孩子没有及时更换,风一吹就容易感冒教材提供了一个典型事例,给学生提供讨论的话题。

(三)想一想

为什么要春捂秋冻?中医认为在儿童保健方面,春捂秋冻是很有道理的。小孩子阳气相对旺盛,夏末秋初身体阳气还在生发状态,何况还有严寒的冬天,可以适当地冻;冬末春初,阳气刚刚生发,且天气乍暖还寒,适当地捂。春捂秋冻,身体才能适应天气的变化,才不至于感冒。

(四)学一学

教材讲解了中医学的天人相理论,将四季的变化和人的生长对应起来。告诉人们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日常生活穿衣、起居等也要顺应自然,才能少生疾病。

(五)做一做

制订一份四季穿着方案,这是学生的实践活动旨在将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天人相是中医重要理念。人体作为自然一部分,也应顺应自然规律,身体的阴阳、气血才会平衡,少生疾病。

本课通过捂出来的感冒这个故事,以及想一想引出天人相应的相关理论;通过学一学加深对天人相应理论的理解;通过做一做学以致用,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穿衣要顺应自然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平常的起居一般都还由父母照料着,能初步理解穿衣指数要根据气候变化来,但是还没能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去理解这样做的原因。教材从春捂秋冻这个典型的日常生活细节入手,由浅入深,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观的。然后通过感冒的预防、春夏秋冬气候的变化与中医学天人相联系起来,也合乎逻辑,学生可以接受。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对捂出来的感冒的分析,知道人的身体特征(阳气多少)与气候特征是紧密相关的只有身体的阴阳与大自然协调,才能少生疾病

2)通过人的生长发育规律、四季穿衣计划的制等学习活动,初步了解中医学天人相理念

2.能力目标

能制简易的四季穿衣方案,并能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说出四季穿衣的理由

3.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故事和图片、连线、表格以及文字的解读,培养天人相中医理论兴趣

2)制简易的四季穿衣方案,提高对人体应顺应自然规律的认识

(四)重难点

重点:了天人相是中医学重要的养生理念

难点:理解人体应顺应自然规律的原理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课本剧排练

2.学生准备

中医小组成员,排练课本剧——捂出来的感冒

课前了解家里或身边的人对中医天人相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1.课本剧导入

1)看课本——捂出来的感冒》。

2)学生讲述看完课本剧之后收获到了什么新信息或有什么感受。

2.看图辨析穿衣宝典

1)看图:出示两PPT,一张是夏末秋20摄氏度左右,学校里学生大街上人们穿衣一般还都T单衣等;另一张是冬末春初,气温有时也高20摄氏度左右,人们穿的还是线衣,甚至羽绒衣等。

2)辨析:差不多的气温,不同的穿衣的原因。

3:夏末初秋,刚刚转凉,身体的阳气还在生发状态,大地表面的气温以及周围的一切事物阳气相对旺盛,所以穿得少一点也不会冻着。冬末春初,乍暖还寒,万事万物包括人体的阳气刚刚开始生发,自然界的阴气还相对较重,而且人体的阳气要从冬季的封藏状态转变为生发状态,也需要慢慢调整,要适应了外面温暖的天气,再脱去棉衣,这样才不易感冒。

3.资料辨析长高宝典

1看资料出示一份世界卫生组织对世界各国青少年生长发育统计资料

2讨论: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春夏季长得快,秋冬季长得慢。

3)看书小结将四季的变化规春生,夏长,秋收,冬与人体的一年四季新陈代谢能力相对应起来,然后揭示长高的秘密。

4.动手实践

1四季穿衣订订看

为自己制一份四季衣着的简要方案填写在教材48页上。

交流。

小结: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衣服穿着要根据气候时节的变化来调节,要适应自然的规律,身体的阴阳才会平衡,这中医学上讲的天人相应天人相应是非常重要的养生理念。

5.小结整理

同学们,今天通捂出来的感这个故事,知道了秋天温差大要及时增添衣服,才能避免感冒;知道了同样的气温,在不同的季节穿衣指数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季节,我们的长高指数也是不一样的;还通过实际练习知道了不同季节穿衣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多的不一样,只为了告诉我们中医养生里面一个重要的理念,那就是天人相应我们的穿衣起居等要根据四季的变化规律,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少生疾病,确保健康。

(七)板书设计

春捂秋冻


              气候特征(人体特征             生活

              乍暖还寒,阳气生                 

              等待寒冬,阴气渐                 


     

、参考资料

(一)中医学中天人相

天人相是构筑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石,也是临证之指南。天人相的内涵为指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宇宙,即人类生存的时空环境,主要指由于太阳与地球相对运动所形成的四季的气候、昼夜的更替,及地域差别等。所天人相是指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生理调控机制与宇宙的时空变化规律相通应。

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公转。由于地球倾斜着绕太阳旋转,使得太阳光在地球上的直射位置在南北半球间来回移动,以一年为周期,循环不断。地球接收太阳辐射的能量以直射的区域接收最多,斜射的区域接收较少,伴随着太阳光在地球上某一区域照射角度的周年变化,气温这一能量的标度随之改变,于是形成了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气候。从春季到夏季,阳气渐生,春季阳气始生而气候温暖,到夏季阳气达到最盛气候炎热,从秋季到冬季,阳气渐消,阴气渐长,秋季阴气始生气候开始寒凉,到冬季阴气达到最盛气候寒冷。结合自然界四季气候的变化与太阳辐射能量的关系,可以知道,由阴阳所描述的春季到夏季阳气渐生,(以北半球为例)是指随着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角度向北半球移动,使得这一区域接收太阳辐射的能量逐渐增加,气温逐渐升高,到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阳气最盛,北半球进入夏季。从秋季到冬季,阳气逐渐减少而阴气渐生,是指随着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角度向南半球移动,使得北半球接收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阴气最盛,北半球进入冬季。因此,春夏阳生阳长指的是太阳直射位置的靠近使地面接收辐射能量增加,反之秋冬阴生阴长指的是能量的减少。

昼夜的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面向太阳时是昼,背向太阳时是夜。从地球某一区域来看,太阳的视运动是自东向西的圆周运动,地球上某一区域昼夜温度、明暗也是随着太阳辐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白天太阳从东方升起,从早上斜射到中午直射地面,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逐渐增多,直射时最多,从中午开始太阳西斜,太阳辐射逐渐减少,到夜晚,则接收不到太阳的照射。《素·金匮真言论》对昼夜晨昏的变化描述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天之阳,指白天有太阳照射,属阳;天之阴,指夜晚无太阳照射,属阴。平旦至日中,指的是太阳从早晨地平线上升起到中午直射地面,因此,阳中之阳说的是白天随着太阳高度的升高,太阳的辐射能量逐渐增多的过程;日中至黄昏,太阳从直射地面到落山,因此,阳中之阴说的是白天随着太阳高度的降低,接收太阳的辐射能量逐渐减少的过程;合夜至鸡鸣,太阳不再照射地球的这一面,而是随着地球的转动开始照射地球的另一面,此区域离太阳越来越远,因此阴中之阴说的是随着地球的转动太阳辐射远离的过程;相反的鸡鸣至平旦,太阳又开始向这一区域靠近,白昼又将来临,因此阴中之阳说的是随着地球的转动太阳辐射靠近,阳气复苏的过程。由此,我们认为,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阳阴中之阴指的是太阳辐射变化的趋势。

《素·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生、长、收、说的是一年四季阳气的变化规律,而随着阳气变化,产生了五行木、火、土、金、水的依次变化,其实质是阳气在季(季)依次变化的不同状态,进而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的气候。春天为少阳之气,阳气初生而若隐若现,木曰曲直的特点正是概括了春天温暖的气候及阳气初生有向上之势又隐秘不显的状态;随着阳气渐长,达到阳气最盛之时为夏季,夏季为太阳之气,火曰炎上说明了夏季炎热的气候及阳气旺盛上扬的状态;阳气达到最盛之后便开始回归潜藏,土爰稼穑说明了土能受纳万物,阳气在此时也有开始收藏的趋势,是由阳向阴的转折点,所以也称为至阴之——阴的开始;随着阳气渐收,到了秋季为少阴之气,金曰从革,以金之质重沉降,言阳气之向下减少潜藏的变化;到了冬季,阳气闭藏最深,阴气最重。水曰润下,说明冬寒的气候及冬季万物潜藏的特点水火者,阴阳之征兆(《素·阴阳应象大论》)以水火说明阳气最盛时与阳气潜藏最深的两个极端状态最为恰当。

(二)四季穿衣建议

衣着必须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按照一年四季的气候和一日四时的天气改变,寒则添衣,热则减衣,勤换衣服,是重要的养生方法。

春季衣着总体要求:宁捂莫冻,不宜顿减。中小学生春季着装特别需要注意保暖,以保护人体生发之阳气。提上薄下,即上身衣服可以略减,防阳气升发太过;下身裤袜穿得暖和些有利于春阳之气升发。体弱之人更应注意背部保暖。平时穿衣时,建议随身带一件厚薄适中的外套,早晚气温低的时候穿,以便保暖。

夏季服装以轻、薄、柔软为好,要清爽透气,穿着舒适。中小学生的夏季服装以棉织品、人造丝、真丝、亚麻为好,若能穿全棉衣服则更为合适。衣服要相对宽松些,尤其领、袖、裤腿等开口处要做敞开些。夏天要少穿紧身或贴身的裤子,如牛仔裤等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夏季不宜穿着,宜多穿裙或松身裤;同时还要避免穿紧身尼龙内裤,应选择棉质内裤。过紧的内裤会令下身潮湿,易于微生物繁殖,导致皮肤炎症。女生患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可能性会大幅增加,男生不仅会患阴部皮肤炎症,还可能因阴囊局部温度过高而影响发育。

秋季不宜急着过多添衣,应按照民春捂秋冻不生所言,通来健体。俗语白露身不,提醒人们到了白露时开始加衣,到了深秋时节的霜降,气温明显下降,就要穿上比较保暖的秋装了。也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若素体较弱,或是气温骤降,就不要了,一定要多加衣服。总的来讲,应多预备几件秋装,如夹衣、春秋衫、绒衣、薄毛衣等,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衣着。

冬季着装祛寒就,应以温暖、舒适、利于气血通畅为原则。当然也要注意不可暴暖,要注意不能穿太厚。冬天衣着,要保暖宽松,轻便柔软。最外层衣服应有防风性,可选绒、毛皮或皮革质地的服装。羽绒服内可形成相对不流动的空气层,保暖性很好,是冬季的首选服装。内衣要柔软、吸湿、透气,以棉织品为好,以利保温、干燥。冬季还要特别注意颈部、背部和足部的保暖。可以戴围巾、穿高领服装、棉背心、棉袜等。

(三)参考书目

1.蒲晓田马淑然陈玉萍.关于中天人相理论内涵的探讨[J].中医杂志2012,53231984-1986.

2.陈永灿,白.生活起居中的中医养生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50-153.

3.李其.中小学生四季保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5,32,6490.

2020年3月11日 12:1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