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7-巧用经络
7 巧用经络
温州市实验小学 廖贵慧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总称,是人体的“网络系统”,它联系全身组织器官,将脏腑、骨骼、肢节、肌肉、皮肤等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起到运输气血营养物质、维持机体阴阳平衡、保障生命健康的作用,是古人的重大发明。循经治病是中医的一种特色治疗方法,古人根据经络线路和经络上分布的穴位,采用针灸和汤药等治疗手段来治疗人体的一些病痛,能取得奇效。
本课通过“读一读”“张景岳治牙痛”的故事,引出循经治病疗法;通过“想一想”的解读,让学生知道循经治病疗法及治疗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一学”向学生进一步介绍经络及其作用;通过“做一做”让学生找到任脉和督脉在人体的分布位置,并进行科普教育。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武侠小说或电影,对经脉和穴位有一些了解,但也只是一些玄幻的理解,和真实的中医认识还有很大的差异,更不知道循经治病方法、原理和作用。因此,本课通过“张景岳治牙痛”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循经治病是中医一种特色疗法,知道什么是经络,了解循经治病的基本原理,知道经络对人体的作用,会找任督二脉在人体的分布位置,激发学生对经络及循经治病方法的认识和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引起牙痛的病因及传统循经治病疗法对治疗牙痛的作用。
(2)了解经络对人体的作用及中医循经治病的原理。
2.能力目标
学习找任脉和督脉,初步掌握其在人体的基本位置,并初步了解其对人体的作用。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感受中医循经治病方法的神奇,激发对我国传统医学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选择中医治病的意识。
(四)重难点
重点:了解经络对人体的作用及中医循经治病原理。
难点:学习任脉和督脉,初步掌握其在人体的基本位置,并初步了解其对人体的作用。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小组经络知识阅读卡(每生一张),任脉和督脉示意图(每组2份)。
2.学生准备
人体小模型(一组一个),水彩笔。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播放打通任督二脉的武侠电影片段,提问:
①影片中的人物主要在做什么事情?(打通任督二脉)
②影片中说在做这件事情时,一不小心会造成什么后果?(两人经脉尽毁)
③该电影片断中所陈述的事情是真实的吗?
④关于任督二脉你有哪些了解?
(2)将新课导入谈话:经脉、任督二脉都是中医的常用词,都属于人体经络的范畴,与武侠电影所述不同的是,我国中医则常常巧用经络来帮助人们治疗疾病。哪位同学对这方面有了解(让学生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所见所闻,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愿望)?为增长我们在这方面的认识,加深理解,还是一起来看一则历史故事吧。
2.了解经络及其作用
(1)讲解教材“张景岳治牙痛”的故事。
(2)提问:
①故事中,男子出现了哪些病症?
②男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病症?
③男子通过张景岳的什么方法治愈了病痛?(服用了根据清泻阳明方子研制的玉女煎)
④为了防止出现和男子相同的情况,我们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什么?(不要过多食用大鱼大肉及辛辣食品)
⑤想一想:张景岳应用了什么道理治疗牙痛?关于中医经络还有哪些秘密?下面请自主阅读“小组经络知识阅读卡”,你定会知道它的神奇作用。
(3)老师下发“小组经络知识阅读卡”(包含课文“想一想”“学一学”中的相关文字资料,可以自行重新设计内容),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问题,小组交流后进行全班分享。
小组经络知识阅读卡 经络学说是针灸和按摩推拿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与疾病的产生、传变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医疗实践总结出了人体的经络系统。“经”有路径的意思,通常称经脉,简单来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通路,存在于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有“网络”的意思,通常称络脉,简单来说就是主路分出的支路、辅路,存在于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对人体的作用就像一座城市的道路一样,它将脏腑、骨骼、肢节、肌肉、皮肤等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通过经络输送气血,维持机体气血、阴阳平衡,保障生命健康。 经络对中医发挥着重大作用。古人通过日常医疗摸索发现了人体中的经络路线和经络路线上分布的众多穴位,还发现经络功能异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袭,外邪又可沿着经络进一步内传脏腑,使脏腑等发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中医医生可以依据不同的病症,找到相应经络路线或经络上相应的穴位、脏腑器官等,采用针刺或艾灸、按摩、汤药等方法,来激发经络调节功能,使脏腑、组织和器官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的目的,这就是中医循经治病的特色。课文中张景岳给男子治疗牙痛时,就是应用了足阳明胃经上行入齿的道理,给男子开出了玉女煎的汤药,治好男子的疾病。 |
先小组交流如下问题,然后抽小组代表进行全班分享交流。
①什么是经络?
②经络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③经络对中医起到什么作用?
④张景岳应用了什么道理治疗牙痛?这体现中医的什么特色?
⑤为什么采用这种治疗方法能起到治疗的作用?
3.学习寻找人体的任脉和督脉,引导学生科学理解它的作用。
(1)小组观察人体经络示意图,初步了解经络在人体的分布状况。
下发人体经络示意图,教师介绍:经脉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络脉主要包括十五别络、孙络和浮络。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是人体的网络系统,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我国古人的重大发明。
(2)课件出示任脉示意图,教师介绍其在人体的分布状况。
(3)课件出示督脉示意图,教师介绍其在人体的分布状况。
(4)教师介绍任脉和督脉在中医学上对人体的主要作用:任脉统领属阴的经脉,督脉总督属阳的经脉。
(5)下发人体小模型和彩色小圆贴,组织学生开展制作“任督二脉”人体模型比赛。
4.小结整理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为我们揭开了经络的神秘面纱,知道它是我国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循经治疗法可以帮助人们治疗很多疾病,希望循经疗法能给你们的健康带来更多的帮助。但由于经络发现的特殊性,目前也还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希望有更多同学能从小关注中医,长大为我国中医做出更大的贡献。
(七)板书设计
巧用经络
【参考资料】
(一)教材“做一做”参考答案
1.任脉
(1)概念:任,即担任。任脉行于胸腹部的正中,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有“阴脉之海”的称号。
(2)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鼻,沿腹部正中线上行,通过胸部、颈部,到达下唇内,环绕口唇,上至龈交,分行至两目下。
(3)临床应用:临床主治病证有:疝气、带下、少腹肿块、月经不调、流产、不孕等。
2.督脉
(1)概念:督,有总督的意思。督脉行于背正中,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又称“阳脉之海”。
(2)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经项部,进入脑内,属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并有地脉络肾、贯心。
(3)临床应用:临床主治病证有:脊柱强直、角弓反张、脊背疼痛、精神失常、小儿惊厥等。
(二)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也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为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纵行干线,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网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将经络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
经络是针灸和按摩推拿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经络的作用
经络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机体平衡等方面。
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只有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这些功能才能达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感应传导
经络有感应刺激、传导信息的作用。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刺激就可沿着经脉传入人体内有关脏腑,使其发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针刺中的“得气”就是经络感应、传导功能的具体体现。
4.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
经络能调节人体的机能活动,使之保持协调、平衡。当人体的某一脏器功能异常时,可运用针刺等治疗方法来进一步激发经络的调节功能,从而使功能异常的脏器恢复正常。
(四)张景岳
张景岳(1563—1640),本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医学家。
祖上以军功起家,世袭绍兴卫指挥使,食禄千户,家境富裕。善用熟地黄,人称“张熟地” “医术中杰士”,著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景岳全书》《质疑录》等中医学经典著作,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张景岳早年推崇丹溪之学,后在多年丰富的临床实践中,逐渐摈弃朱氏学说,私淑温补学派前辈人物薛己,创立中医命门学说,创制了许多著名的方剂,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