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 回到顶部
  • 0571-56870075
  • QQ客服
  • 小学科学教学

教学设计:1-神农尝百草

首页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1-神农尝百草

1 神农尝百草

海盐县向阳小  计锡萍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神农尝百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传说。它向我们揭示了在原始社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反复实践,发现和使用中药的过程。

教材通神农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中药的初步起源;通过想一想让学生明白了动、植物中,哪些可以用来食用,哪些可以作为药用,都是通过反复实践才得出结论;通过学一学知道药食同的两种含义;通过做一做,让学生尝一尝药食同源的食物,辨一辨它们,让学生感受尝到的味道与中医文献中记载的异同。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大都已经听说神农尝百的故事,但仅仅是作为一个故事去了解,一般不会去关注故事的背后,是我国中药的起源,他们也不会关注神农尝百草的成果之于我国原始社会农耕时代的重大意义。本课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中药是如何被发现的,是通过无数次反复实践,才得以有后来的中药知识,并让他们通过尝一尝的实践活动,去感受药食同源的食物让学生不只对中药的起源文化有所了解,更从实践中感受到了中药就在我们身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让学生通过神农架的故事,了解中药是如何从实践中来的。

2)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中的运用对药食同源有初步的理解,知道有些食物既可以食用,也可以药用

3)了解中医”—酸、苦、甘、辛、咸。

2.能力目标

能够对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进行分类,并对它们有所了解。

3.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故事及解读,培养学生对中药历史文化的喜爱和景仰。

2通过对药食同源的了解和品尝,引发学生对身边中药文化的兴趣。

(四)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药的起源,知道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反复实践的结果。

难点:对药食同源的理解,了解几种生活中常见的药食同源的食材

(五)教学准备

1.师准备

教学课件;一包薄荷叶;山楂、海藻、蜂蜜、花椒、茶叶、黄、苹果等一些能反映中的食材或药材

2.学生准备

收集一些生活中药食同源的食物,如菊花、姜、山楂、核桃等。

(六)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1大家听说过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吗?请同学来讲一讲,你知道的内容。

2)出示教材神农的故事,完整地读一读,你从中又知道了什么?

3)小结:神农是远古时代劳动人民的代表,他在艰难的探寻中,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等能充饥的植物,并教人们种植。他还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了《神农本草经》,为百姓治病他在误食有毒草药的过程中死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奉他药王,并把他尝百草的地方,称神农读一的故事是神话故事,实际上《神农本草经》并非神农所写,详参考资料

中药中,哪些可以食用,哪些可以治病,哪些吃了会中毒,都是劳动人民在经过无数次实践后才得出的结论。

2.理解药食同源

教师准备一包晒干的叶子展示给全班同学。

1讲述:在很多地方,这种叶子作为一种蔬菜,新鲜时被采摘下来,炒一炒也可以晒干后用来泡茶喝

2实践:用这种叶子一壶茶,每位同学分享一小杯。

尝一尝,交流大家的感受

猜猜看,这种茶当我们生什么病时,可以多喝

分析:学生会发现,这种茶口感清凉,喝了以后嗓子很舒服。

小结:这是薄荷叶,可以用来当作一种食物。它还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口感清凉,当我们感冒喉咙肿痛时,就可以多喝薄荷茶,来缓解症状。

3)分析中医中药食同的说法,你们现在知道它的含义吗?请同学讲一讲。

含义一:药物与饮食属同一起源,都是原始人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为了生存,长期实践,终于发现了有些可以食用,比如,我们三餐吃的五谷杂粮和一些蔬菜、水果等;还有些可以用来治病,比如我们从一些药的说明书上可以看到的三七、黄连、龟甲等;有些兼有这两种作用,被称药食两,比如红枣我们品尝的薄荷

含义二:药物和饮食有共同的来源,大部分来自于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

3.进一步实践

1出示一些食材实物:你们认识这些食材吗?让学生分类放一放,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作用(山楂、海藻、蜂蜜、花椒、茶叶、黄、苹果)

2)品尝:请同学们尝一尝这些食材说说它们的味道。

山楂:味酸甘有健脾开胃、消食等作用

海藻:味咸,具有清热的功效

蜂蜜:味甘,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

花椒:味辛,具有驱寒杀虫解毒等功效。

茶叶:味苦,有清热解毒润肺化痰的作用。

:味苦,有清热解毒的效果。

苹果:味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3)区分:请说说这些食材中,哪些是药用,哪些是食用,哪些是药食两用的?

药用:黄

食用:苹果

药食两用:山楂、海藻、蜂蜜、花椒、茶叶

4.生活拓展

1)找一找:家中有哪些药食同源的食物(可放到课前,把食物带到学校,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也可放到课后,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延伸)

2试一试:利用家中一些药食同源的食材,设计一杯润喉茶,请忙碌了一天的爸爸妈妈尝一尝。

5.小结整理

今天我们的故事中,知道了对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巨大贡献的中药,是古代劳动人民经过无数次反复实践而形成的贵财富。中医有药食同之说,很多家中爸爸妈妈用来泡水喝的食材,或是做菜炖汤时添加的食材药食两中药就在我们身边,在生活中对我们的健康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七)板书设计

神农尝百草

1.反复实       中药知识      《神农本草经》

   药物与饮食同一起源

2.药食同源

药物与饮食有共同的来源


参考资料

(一)教做一参考答案

红枣:味甘。可补气养血。

山楂:味甘、酸。可消食化积

薏米:味甘。可利水消肿健脾。

南瓜子:味甘。可杀虫。

枸杞子:味甘。可滋补肝肾、明目。

蜂蜜:味甘。可补气、润燥。

(二)神农到底是谁?

神农即炎帝,上古部落的首领。中药领域的神农并不是单指某一个人,而是泛指所有对中医药事业有贡献的一群人指发现中草药并很好将它们传承下来的广大劳动人民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些人的崇敬和纪念,尊称之

将神农尝百草的地方神农神农架地武当山,在湖北省境内

(三)《神农本草经》是怎样的一本著作?

《神农本草经》的作者不详,仅仅是托名于神农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是汉代以前药学知识的第一大总结,被奉中医四大经典之初步奠定了学理论的基础。何现存最?中药学历史源远流长,虽不能断定《神农本草经》是有史以来第一部本草专著,但该书是目前所见最早且最完整的著作。《神农本草经》虽然原著已失传,但其内容被辗转保留在历代本草著作中,较好传承了下来,并且其中大多数药物仍为后世本草收录,所记载的很多药物仍为临床常用药物。

该书共记载药365种,首创药物按照三品分类。按照毒性大小和功用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120种、中120种、下125。其中,上品为能扶助正气补虚、无毒的药物,下品为能祛除邪气、有毒的药物,中品为既能扶正又能祛邪的药物,但是由于受到时代发展的限制,现今已发现别药物有出入,比如该书作为上品的第一味药,而现代研究表明朱砂是有毒药物365这个数字刚好与一365天吻合,这是由于在当时,人们的思想受到一定的限制,比较尊天人合天人相(人与天地之间的一种相通的本质,人和事均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因此都要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的思想(该思想最早是由道家思想家庄子提出),因此只记载365味药。每一种药物都说明了相应的采摘时节、品种来源的鉴别储存等注意事项。总结了中药基本理论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等。

(四)药、食、药食两用含义的区别相关知识

1.

一种可以治疗疾病的物品。在我国古代,最开始所有药物统称为药,后来由于西域药品的传入,为了更好区分,有了中药、西药之分。中药主要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治疗、预防、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品,主要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之分。

2.

主要指平时生活中用来食用,且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具有一定营养的物品。对疾病无任何治疗的效用。

3.药食两用

药食两用的食物既可以作为可口的食品食用,又能够作药材治病。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是进行食品或保健食品开发的重要原料。

4.我国卫计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有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与蔬菜佛手瓜为不同品种)、杏仁(苦、甜)、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葚、橘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子、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后新15种,要求必须在限定范围及限定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的有:人参、山银花、芫荽、玫瑰花、松花粉、粉葛、布渣叶、夏枯草、当归、山奈、西红花、草果、姜黄、筚茇。

5.注意事项

药食同源药物有很多,很多人在生活中也常食用药食同源的物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药食同源的物品具有明显的药物特性,有着明显的药物偏性(寒、热、温、凉),会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无法准确判断身体的病理状态时,不可随意服用,还是要及时到医院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五)中药及生活中常见的对应中药(以药食同源为主)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是可以通过口尝或鼻嗅而直接感知的真实滋味或气味。

酸:同涩,酸味是由酸刺激产生的主要味觉。用酸味表示药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生活中常用的药食同源且具甘酸的药物有:山楂、乌梅、芡实等。

苦:苦味就是苦的味道。具有清泄火热、通泄大便、燥湿等作用。生活中常用的药食同源且具的药物有:苦杏仁、栀子、陈皮等。

甘:甘味是指美味,觉得味道美之意,就是甜的滋味。用甘味表示药物有补虚、缓急止痛、缓和药性或调和药味等方面的作用。生活中常用的药食同源且具的药物有:红枣、枸杞子、蜂蜜、甘草、薏米等。

辛:辛味是指辣味及其他一些刺激性味道。用辛味表示药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方面的作用。生活中常用的药食同源且具的药物有:丁香、茴香、八角茴香、花椒、薄荷等。

咸:像盐那样的味道人的味蕾受氯化钠中的氯离子作用而产生的感觉。表示药物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生活中常用的药食同源且具的药物有:牡蛎、昆布、海藻等。